用科室的冰箱,我们获得了一项初阶立项-中国药房 



用科室的冰箱,我们获得了一项初阶立项

日期:2023-06-02    作者:刘敏豪    来源:中国药房网       分享 :

可能对于一些同行来说,尤其是基层、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科研、论文是一件高高在上和遥不可及的事,笔者希望在《中国药房》这个平台分享一些我们从工作中的小细节获得科研、论文构思的经历,为有需要或感兴趣的同仁带来帮助,也请大家不吝指教。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频繁地开启保存着药物的冰箱。还记得当年引起社会关注的药物冷链事件吗?当时的我们不禁疑虑,经常这样频繁地开启冰箱,会否对冰箱的温度稳定性造成负性的影响,从而威胁里面的药品质量?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的试验。


我们在一个闲置的冰箱内,摆放盛满水的玻璃瓶至冰箱容量的七至八成,并在冰箱内各个角落均匀地放置温度计,并将温度控制在2~8℃并保持2小时以上,以模拟冰箱储存着药物时的工作状态。


在室温(25℃)开启冰箱门至垂直于柜体,保持十五秒,在第十秒开始记录冰箱内各温度计读数-关闭柜门,十分钟后重复操作,直至获得第六组数据。


分别调整开启冰箱的时间间隔至五分钟与三分钟,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数据。


我们就是凭借这个简单的构思,获得了本市卫健局的立项,并由于操作简单、低成本,我们很快地完成试验,并获得了相关数据,完成了用于结题的论文。


冷藏药品在流通中易发生质量变化,对冷链设备的验证是确保冷链药品能始终符合温度控制要求的基本前提。冷藏药物的调配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药物冷链物流的一种,其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是药品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基本保证。虽然近年医院药品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于冷藏药品的储运管理水平明显落后。


我们将医院冷藏药物的调配分为“储”与“运”两部分研究。“储”指冷藏药品的储存设备(2~8℃)温度是否始终符合温度控制要求,“运”是指冷藏药品离开储存设备或者空间后到病房或到病人回家前如何维持规定的温度。很明显,“储”是“运”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要使冷藏药品的储存设备或者空间的温度符合温度控制要求并非太难的事,但当由于调配需要频繁地开启冷藏设备或进入冷藏空间时,其温度能否再符合要求,就难以保证,这个研究希望找出一般冷藏药品的储存设备或者空间的影响温度稳定性最大开启频率,以确定现时我们日常的调配活动是否令药品的储存温度产生负面影响。假设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日常的调配活动使设备开启频繁而影响药品的储存温度的话,我们将考虑为冷藏设备设定开启的冷却时间,即一定时间内,不能再开启冷藏设备,或者将调配频率较高的药物品种分散存储在不同的冷藏设备,轮流开启。


这个构思的深度发展可以是冷藏药物调配的进一步完善,譬如上文提及的冷藏药品离开储存设备或者空间后到病房或到病人回家前如何维持规定的温度。广度发展可以是医院药物不良事件管理的一部分,就是药物负性药物事件的发现、规避、应对等研究管理。


这些就是此立项的意义、依据、内涵及创新点。


个人认为,在某个意义上,专业论文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工作心得、构思、体会的平台,立项,就是实践论文构思的工具,这个可能是专业论文与立项的初衷。我们的专业技术工作有时会带给我们一些有意思的灵感、感悟、改善措施之类的,试试将这些构思整理出来,用论文与立项进行表达,也是件相当有趣的事。


作者简介


刘敏豪,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医院药学主任药师、药房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药房药品不良事件风险事件评价、研究、管理。


编校:刘钰

审核:邹小勇

关注我们 :